省职教基地最终方案公示

位置:首页 / 投资发展 / 项目展示

项目展示
       去年从三个方案中脱颖而出的《清远市省职业教育示范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一号方案经过一年多的深化修改后,记者昨日在市规划局获悉,该项目已通过清远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审议并在网上进行公示,规划在保留了主要山体河流为主体结构下,通过绿核水脉之间的生态渗透,强调多中心滨水共享及交流。

  清远市省职教基地建设是广东省现代职教体系改革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基地总体规划为以高职教育为龙头、以中职教育为主体,与市场需求、劳动就业相衔接,构筑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共同发展的职教体系框架,建成“环境优美、设施完善、资源共享、便于管理”的现代职业教育基地。

  该基地规划范围为西起凤翔路(规划),东到东湖路(规划),南至牛路岭,北至二帽山,规划区总用地面积约33.22平方公里。规划区内不仅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集聚区,同时也将是清远市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创意、服务外包、金融后台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基地,既可实现城市空间的扩容,也将大大促进城市人口的提质。

  市规划部门介绍,方案整体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核三心,五组团环山布局;两河四岸,多中心滨水共享;有机渗透,生态网多重构建;集中共享,慢行互动促交流。经修改后的方案总体面积并不受燕湖新城规划或最近周边规划影响而改变,修改的是方案中的绿化、道路等细节内容。新方案中另一个明显变化是没有把预期人数列明在当中,记者了解到,这是因为总体规划会根据学校规模和城市发展需求在实施过程中做适度调整,而且学校的布局这块由省统筹,所以在规划时人口是一个很难预测的数,新方案中就没有列明。

  ■规划细节 

园内打造“景观环路”

  根据规划内容显示,省职教基地内道路系统主要划分为5个等级:高速公路、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其中,汕湛高速、东环快速路、旅游大道均为职教基地的对外交通道路,不为园区内部交通服务。  

  慢行通廊串联各组团  

  主干道构成“环形+半环形”的结构,其中,环形由对外交通干道构成,半环形由内部交通干道构成。这种类似环城路的设计最大好处是使进基地的车辆能通过外围道路快速到达基地内任何已组团,基地内车辆也不会因此受交通堵塞影响,双方做到相互衔接而互不干扰。

  基地内次干道不承担交通性功能,由休闲性次干道及生活性次干道构成。其中,休闲性次干道在园区内部形成“景观环路”,这类道路串联园区东西片区的共享服务带以及虎头岭、黄腾峡等风景区,更适合步行和骑车。

  另外,规划将各组团的共享功能尽可能布置安排在其用地的几何中心,方便组团内部各院校之间的功能共享。同时设置慢行通廊串联各组团共享中心及城市共享中心,实现休闲交流的无缝延续。

  设有3个公交首末站

  为了鼓励绿色出行,基地内设有3个公交首末站,分别分布于职教基地的对外干道附近(大学路、清辉北路、蟠莲公路),1个公交首末站设置在黄腾峡小镇,部分公交站附近设立公共停车场,方便市民换乘。其中,在职教基地东西两侧的公交首末站分别设置与广清城际轨道站、武广新客站联系的公交线路,建成后经过北江四桥或者五桥,基地内的市民20分钟可以快速到达高铁站或轻轨站。

活用文洞河、澜水河生态廊道

  规划以“绿地无缝渗透,促进有机生长”为目标,采用有机聚合的方法,加强自然景观和园区内部景观的协调,将自然生态格局融入到整个职教基地的建设之中。

  规划以“东湖”与文洞河及澜水河的生态联系廊道为契合点,水、绿有机渗透,将规划区内的水面、山体等生态斑块通过不同规模的河流水系廊道及道路绿化廊道互相串联、贯通,构成一个可以流动循环的生态网络系统,形成园区可持续发现的绿地系统,最终形成蓝绿交织的生态网络。

  所谓可持续发现的绿地系统是指无论在基地内走到哪个角落都能看到让人赏心悦目的绿化,而不是杂乱无章的野草。主要通过三种方式实现:通过文洞河、澜水河等滨水岸线的梳理改造,形成景观步行路径,提高园区之间各组团的可达性;围绕虎头岭、马岭岗、红旗岭、石灰山等自然山体,打造特征明显的绿色斑块,使人抬头见绿,形成连续路径中的重要节点,满足人群的多样化需求;结合山体将建筑以群落的姿态打造,突出整体滨水、环山的空间层次,形成建筑与绿化错落有致的布局,丰富景深的景观界面。


  公示时间:即日起至2014年1月4日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清远市城乡规划局提出对上述规划草案的意见或建议。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书面、邮件、网上留言等形式反馈到市规划局。

  联系地址:人民二路清远市行政服务中心四号楼10楼

  联系电话:0763-3365970、0763-3369309 

  邮  箱:qybyzx@126.com